伊斯坦布尔-当新加坡出生的艺术家沈志贤偶然发现了一张老黑白照片,照片上一个男人脖子上挂着一个相机,这一发现引发了近十年的探索。她通过照片、视频和档案作品讲述的故事,在官方叙述中被省略了,就像她的祖父——一位左翼报纸编辑和活动家——因为政治信仰被监禁、驱逐出境,最终被处决——从沈绮颖自己的家族史中被抹去一样。

“艺术提供了观察这些沉默和空白的空间,”西姆在第1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开幕活动期间的一场艺术家谈话中说,该双年展将档案作为反复出现的主题之一。这次双年展突出了她对其祖父的故事以及20世纪中期在英属马来亚(今天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进行的更大规模的反殖民斗争的持续艺术研究。这部精心制作而又安静有力的作品探索了过去的不同解读方式,这取决于历史的书写方式和作者。

沈志贤的安装图“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干预,残余,安魂曲伊斯坦布尔的佩拉博物馆

两年一次的Sim多部分项目展示,“有一天我们我理解的伊斯坦布尔佩拉博物馆(Pera Museum)的一张长桌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印着的文字大多是残缺的、没有署名的。观众只能自己去分辨哪些文本可能属于冲突的新闻报道,英国士兵的战斗记录,或者沈绮颖从她祖父的左翼同辈那里收集到的口述历史。

这种观点的多样性为项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基调干预措施(2018-21)系列,博物馆一面墙上挂着12幅玻璃板上的箔纸版画,描绘的是空降丛林的士兵、燃烧的房屋,或被抓获的叛乱分子,他们的武器堆在脚边。这些图片来自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的藏品,最初用于英国战时的宣传。通过以半透明的方式呈现它们,让观众可以透过图像看到背面的标签注释,Sim提示了对二元性的考虑,并展示了这样的图像是如何构建的。

沈志贤的安装图“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干预,残余,安魂曲伊斯坦布尔的佩拉博物馆

作为一名前记者,Sim在意识到档案来源背后的故意决定后,开始质疑档案来源的首要地位。挑战官方账号和创造替代的知识体系是贯穿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的许多项目的潮流,它有一个明确的“堆肥”工作方法(没有指定的主题)。其他基于过程的作品反映了“存档”的理念,包括主动将女权运动写回尼泊尔和土耳其的政治史;一个众包的有关战争的图书图书馆;还有全球各地抵抗运动的巡回视频档案。

Sim卡的“有一天我们我理解的这也与艺术家的其他作品有关,这些作品经常试图照亮被忽视或被遗忘的生活。她拍摄了挤在北京狭小地下室里的中国农民工的照片老鼠部落在2017年第15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上展出。

残余(2016-17)系列“有一天我们我理解的在今年的双年展上展出了四幅神秘的大幅摄影版画。黑暗的风景,从灌木丛中冲出的模糊的大象,以及从树梢上伸出的塔尖,这些都让人联想到茂密的丛林,正如Sim收集的一篇文章所记录的那样,“每一片香蕉叶都可能隐藏着一个敌人。”

沈志贤的安装图“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干预,残余,安魂曲伊斯坦布尔的佩拉博物馆

最后一点,安魂曲(国际歌和再见马来亚)(2016-18),是一个双通道的录像装置,沈明凯拍摄了年老的被流放的左翼分子唱着这两首革命老歌。有些人似乎很难记住歌词,然后才找到自己的声音,自信地提高音量,但当歌曲结束时,他们低下头,看起来有点茫然,因为Sim的镜头徘徊在那里。

沈绮颖在她的艺术家演讲中说:“歌曲将我们带入不同的头脑和心灵空间。”她解释说,她试图给观众提供不同的切入点——美丽的风景,动人的旋律——进入她的作品和她试图讲述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人们从这些图片中读出了不同的东西,他们在自己的历史和生活中找到了不同的共鸣,”她补充道。“当政治空间受到限制或限制时,艺术可能是这些记忆和历史可以传递的唯一场所,是进行或至少开放这些对话的唯一场所。”

沈志贤的安装图“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干预,残余,安魂曲伊斯坦布尔的佩拉博物馆

“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干预,残余,安魂曲将在佩拉博物馆(meurrutiyet Caddesi No:65, beyo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出至11月20日第1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双年展由Ute Meta Bauer、Amar Kanwar和David Teh策划。

最新的

詹妮弗Hattam

詹妮弗·哈特姆,驻伊斯坦布尔自由记者,主要报道艺术与文化、环境问题、饮食、政治与社会、旅游和城市化。